上汽通用:設備管理為精益制造保駕護航
發(fā)布日期:2016-07-05 來源:作者: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整車制造工程部執(zhí)行副總監(jiān) 王曉冬
點擊數:36643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而成。目前有浦東金橋、煙臺東岳、沈陽北盛和武漢江夏四大生產基地,共8個整車生產廠、4個動力總成廠。目前已擁有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品牌,二十多個系列的產品陣容,覆蓋了從高端豪華車到經濟型轎車各梯度市場,以及高性能豪華轎車、MPV、SUV、混合動力和電動車等細分市場。
公司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理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精益制造體系和設備管理體系,大量采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建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柔性化生產線。高度的自動化和集成化,對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的可控性提出很大的挑戰(zhàn)。
設備管理工作作為公司制造系統(tǒng)中的重要一環(huán),公司管理層歷來非常重視設備維修管理在整個業(yè)務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在公司主管副總經理和制造部主要領導的親自參與下,通過與國內外先進企業(yè)的交流對標,確定了公司精益維護的總體框架。管理團隊始終將人員能力培養(yǎng)提升、管理創(chuàng)新、新技術應用作為重要的抓手,利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動公司設備管理工作的開展。公司已連續(xù)5屆(第六屆至第十屆)獲得全國設備管理優(yōu)秀單位稱號。
公司成立近20年,在設備有效利用率、備件管理、人員發(fā)展等KPI指標上始終保持良好的成績,EAM設備維護管理平臺、預測性維修策略、“四庫”知識管理平臺是支撐這些業(yè)績的三大舉措。
一、建立以EAM為平臺的設備維修管理體系
公司歷來重視設備維修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從建廠之初,公司便實施了設備維修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起管理流程框架,打下了堅實的應用基礎。隨著公司規(guī)模的擴張,設備資產和維護人員的增多,自2011年起,公司在原有設備維修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上,引入Infor EAM平臺,升級建立了包含生產設備運維管理、特種設備信息管理、備件物資業(yè)務管理、設備改造更新管理等多個管理模塊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了全生命周期的設備維修信息化管理。
在設備運維管理中,公司制定了統(tǒng)一的設備分類標準,建立了以“車間-生產線-工序工位-設備”為結構層次的多級設備臺帳,實現了設備維修成本的自動歸集及統(tǒng)計。同時,公司對日常點檢、故障搶修、預防性PM、性能改進、狀態(tài)檢修、周末保養(yǎng)等各類維修活動都進行了統(tǒng)一的流程定義,并通過非周期性工作作業(yè)指導書實現了維修任務的標準化。
在特種設備信息管理中,公司將特種設備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審核、定檢年檢、外包管理等四大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納入統(tǒng)一的平臺進行信息管理。公司為每一臺特種設備都編制了單機卡,并設定了日常點檢計劃及年檢計劃,確保了所有特種設備都處于有效控制狀態(tài),同時,各級管理人員也能及時地獲取最新的特種設備信息。
在備件物資業(yè)務管理中,公司通過建立備件物資的詳細信息庫,對新舊型號和替代件進行了有效管理;通過申補計劃的在線審批,強化了備件策略及庫存控制;通過跨基地調撥自動結算,實現了高值備件的充分共享;通過建立備件與設備的關聯關系,優(yōu)化安全庫存的設定。公司將備件的申補、采購、入庫、消耗、盤點的全過程進行了有機梳理,制定了標準操作流程,并實施了全面電子化,充分提升了整個業(yè)務的管理效能。
在設備改造更新管理中,公司通過對老舊設備剩余使用年限的排摸和對比,制定了各類設備老舊程度的統(tǒng)一評價標準。各工藝條線內的專家團隊,使用專用的設備狀態(tài)評估模板對各臺老舊設備的使用狀況和剩余可使用壽命進行專業(yè)評價,并對需要改造更新的設備制定相應的改造更新計劃。公司管理部門通過對所有改造更新計劃優(yōu)先級的篩選,制定下一年度總體的改造更新費用預算,確保了資金費用的充分利用。
二、建立以診斷技術為基礎的設備預測維修策略
公司建立的精益維護體系包含5種維修模式:事后維修、計劃性維護、生產維護、預測維護和主動維護。設備診斷技術為預測維護與主動維修提供技術與數據支持,通過捕捉設備參數的變化,結合設備故障的歷史和運行環(huán)境,應用系統(tǒng)工程的方法進行綜合判斷分析,從而查明設備內部情況、故障和異常的性質,預測隱患的發(fā)展趨勢,提出防范措施和治理對策,并將診斷結果納入維修管理體系。公司目前應用的診斷技術有振動、紅外、鋼絲繩無損檢測、超聲波探傷、聲發(fā)射檢測等。
公司借助信息化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制定了診斷分析和狀態(tài)檢修的標準工作流程。診斷分析人員通過專業(yè)的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可以實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tài),并進行設備故障的異地診斷;設備維護人員則通過EAM平臺實施設備潛在故障的預測檢修管理。
三、建立以“四庫”管理為平臺的人員技能提升機制
公司的維修團隊分維修工、維修班組長、維修工程師三支技能人才隊伍。公司建立了“向上牽引力”與“六大培養(yǎng)途徑”的人員培養(yǎng)模型,對維修人員實施分層施教和分級培訓。
人員培養(yǎng)主要以“向上牽引力模型”提升整體維修技能,重點發(fā)揮兩大作用: 高資質維修工程師的輻射本車間及工藝塊的正向牽引作用;高技能維修工的輻射本區(qū)域及本車間的正向牽引作用。
“六大途徑”搭建起完整的設備維修人員培養(yǎng)體系。
1、“首席技師工作室”:各基地風生水起,三大與設備維護密切相關的工作室,在維修培養(yǎng)工作上也頗有建樹:開發(fā)專業(yè)課程,搭建實訓設施,培養(yǎng)高技能維修人員。
2、“走出去、送出去”:2011年正式啟動,主旨是老法師的授藝和高潛質維修人員的學藝,形成常態(tài)化工作,各基地車間互相交流支持解決設備疑難雜癥,共同提高。
3、“師徒帶教”:關注各層次高端維修人員的帶教檔案及帶教過程,以高帶低,共同提高。
4、“整體專業(yè)培訓”:分基礎回爐培訓及專業(yè)提高培訓,分別針對低技能和中高技能維修人員。前者主要依托校企合作的高校開設機電基礎專業(yè)課程,因材施教,每年開課。后者主要依托OEM供應商開設貼近現場應用的專業(yè)課程。
5、“高精尖比武”:從同工藝專業(yè)比武到打破工藝界限,舉辦跨工藝機電綜合比武,通過技能比武以賽促學、以賽補缺、以賽增能 。
6、“四庫建設”:搭建了維修人員的設備知識庫管理系統(tǒng)。整合相同工藝設備知識,實現維修經驗共享,已整合設備知識點6千余條,涉及五大工藝150余種設備(“四庫”是指設備知識庫、設備課程庫、設備人才庫、設備專家?guī)欤?/span>
通過以上“六大途徑”,搭建起了低中高結合、公司內外資源聯動的維修人員培養(yǎng)體系,實現以向上牽引力提升整體維修技能,為公司的蓬勃發(fā)展提供人才支撐,為設備的正常運行保駕護航。
在《中國制造2025》戰(zhàn)略背景下,國內制造業(yè)正迎來新一輪工業(yè)革命,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將成為改變傳統(tǒng)汽車制造業(yè)的重要手段和變革力量。上汽通用汽車確立了《打造有競爭力的智慧制造系統(tǒng)》這一中長期課題,致力于研究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智造,發(fā)展數字化制造工程能力,提升制造全過程的信息化,提高產品質量、制造效率,保持SGM在汽車制造業(yè)的領先地位和競爭力。經過2015年的需求梳理和技術交流,制造部共確立了50個研究子項目,涵蓋了數字化工程開發(fā)虛擬制造、制造執(zhí)行系統(tǒng)的信息化以及業(yè)務平臺和大數據的應用等3個主要方向。
在設備管理方面,公司將以國家的“十三五規(guī)劃”為契機,以“智慧制造”為驅動,加快推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yè)融合,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精益、敏捷、柔性”的綠色制造系統(tǒng),繼續(xù)在設備管理的標準化、專業(yè)化、信息化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