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別大獎由“‘天問一號’火星環(huán)繞器”獲得,它是我國首個行星際飛行平臺,首次實現行星際飛行、首次實現地外行星捕獲、首次實現四億公里距離的測控通信、首次獲取第一手的火星探測數據,實現了我國航天器由地月系向行星際的跨越式發(fā)展,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深空探測技術的發(fā)展。
(2)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的“17.4萬立方米LNG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成功應用于17.4萬立方LNG-FSRU的實船H1786A/H1787A,解決了17萬立方米液化氣的穩(wěn)定儲存及到岸后再氣化的輸送,提高了我國造船行業(yè)的設計和建造水平,打破了國外對LNG-FSRU產品的壟斷,對我國利用世界可燃液化氣及解決能源短缺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
(3)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的“醫(yī)用重離子加速器”,是我國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醫(yī)用重離子加速器,其設備結構緊湊,同步環(huán)周長56米,為世界最小;與國外設備相比,兼有點掃描和均勻掃描模式、治療頭布局更為合理和多樣化。展品造價比進口同類產品低,運行維護響應快,有良好的國際競爭力。
(4)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蚌埠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國際首創(chuàng)“貴金屬流道超薄浮法”工藝技術路線,性能指標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技術水平國內領先,解決了國內相關材料技術的卡脖子問題,實現了與國際先進水平并跑,展品已成功導入大尺寸顯示產業(yè)鏈并實現銷售。
(5)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振華重工天鯤號-天津航道局6600KW自航絞吸式挖泥船 ”,是亞洲最先進的絞吸式挖泥船,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研發(f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絞吸挖泥船建造關鍵核心技術。挖巖能力強大,泥漿輸送距離達15km,為世界之最;與國外同類項目相比,疏浚能力和最大排距顯著提升,最大挖掘深度位居世界前列,產品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6)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聯合山東華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fā)的“Xinsorb生物可吸收冠脈雷帕霉素洗脫支架系統”,是國內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展品采用高分子聚乳酸作為制備材料,在完成支撐狹窄血管、重建血運通道的使命后,逐步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被人體自然代謝吸收。為年輕冠心病的患者提供了更長期的獲益。
(7)南京翼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自主內核大型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SylixOS”,是一款內核完全自主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能支撐近2000家六大工業(yè)分類行業(yè)用戶,在工控、軌交、電力、航空航天、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等領域得以應用,在功能、性能上完全實現了對美國風河公司VxWorks的替代。
(8)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的“SiePA:西門子預測性分析系統”,平臺化的大數據與預測性維護系統國際領先,已成功應用落地不同行業(yè)(包括石化、化工、水泥、冶金、水、設備制造等),賦能用戶實現預測性維護與優(yōu)化,有效提升生產時間、減少緊急維修、提升設備壽命、保障生產安全。
(9)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核工業(yè)第八研究所、東華大學;云路復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及庫貝化學(上海)有限公司合作的“碳纖維冬奧火炬首創(chuàng)應用及集成技術”,解決了北京冬奧會所需火炬耐高溫耐火材料的開發(fā)、成型,以及微小氫燃料系統量產等多項技術難題。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輕質、高強碳纖維復合材料手持火炬外殼,攻克碳纖維復合材料耐高溫耐火難題,破解了火炬外殼在1000℃制備和燃燒過程中起泡、開裂等重大工藝難點。
附件:1695360859547-2bbc0e747304808dd2e05eedab943655.jpg
提示:如無法下載,請右鍵選擇“目標另存為”。